![]() 日志正文
|
||
种族歧视黑人就是开化晚,思维和习惯都比较落后,跟中国的城乡差别一样。我会老家跟依然在农村的老同学聊天,别的不了解的人就会说:你同学身上一股子臭味儿,或者说他怎么这么想问题?怎么改不了随地吐痰?其实他们跟我没有任何区别。
黑人也是这样。非洲黑人更是跟我们差距很大。我有几个非洲学生,情况不太一样,其中有一位学习很努力,程度不是特别高,我当班主任,他是我的班长。后来在人大读国际关系的博士。为人很好,同学们读很喜欢他。 另一位小个子的,每次见到我都很友好。虽然关系不是很密切,但是他有一次却告诉我,中国的女人真开放,他接待这些女人太忙了。我觉得他平时一脸腼腆,这是可能不是他的问题。 人大有津巴布韦的孔院,他们的本科生都很聪明,他们的合唱团,一群小朋友表现非常惊艳。所以,我不觉得非洲人笨,也不都懒,但是懒散是他们的通病。汉语国际教育的硕士,也有几个津巴布韦的学生,那就不一样了,写的论文简直没法读。但是我的感觉不是非洲给了他们坏习惯,反倒觉得是(或误以为)北京养成了他们坏习惯。在北京呆的越久,就越坏。 现代社会,现代节奏,其实都是西方带来的。要让所有人都跟上西方节奏,是在是不容易。月落后的人越狭隘;越贫穷的人越眼界窄,这大概可以理解。有钱人,聪明人,有机会见识大千世界。我在山窝里的人,怎么可能见识宽广?但是反过来,山窝里的人,有他们自己的文化习俗,可能很落后,可能并非。但没有人去了解,更没有人去个推广或遵循他们的那一套。这也是胜王败寇的思维。 当然,我理解一些人不喜欢非洲人,这跟有的人不喜欢短头发,有的人不喜欢大胡子,一样,没有道理,但毫不妨碍人们沟通。所以,如果你没有准备,不要以为可以改变黑人,改变它们的思维和生活。这牵涉到如何看待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。 同时,我觉得黑人,特别是美国黑人,由于有过被贩卖的历史,对于种族歧视非常敏感,这个可以理解。但是,过于敏感,则反而是揭开伤疤。既然理论上、法律上,都是平等的,那就做好自己族群的事,不必非要争取超过别人的权利,那样对别人、对自己都不利。<br>也因此,我不主张中国人也对歧视过于敏感。有的中国人在国外感到受歧视,有的人用这个说事,认为中国人也应该向黑人那样,争取哪些权利。这不是没有必要,而是非常不理智。我们要做平等的族群,不要去争取超过别惹的待遇。<br>对于被称为支那,国人一直不爽。可是,英语里常常使用sino,新浪干脆就是sina,这不是一样吗?心平气和地对待种族关系,不管别人是否歧视你,你不能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 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